看到同學在網拍購買G4GP反射面,效果比原廠G4好很多

但是價錢對我來說負擔不起…就一直很猶豫要不要下手

偶然在01上看到有人將新勁戰反射面改到ATTILA上,雖然修掉很多地方,但效果似乎還在GP之上

比較了GP跟新勁戰的效果,似乎上新勁戰的反射面比較合乎我的需求

這時腦袋忽然有了另一個想法:那勁戰反射面咧?

因為朋友手邊有多一組車友送的勁戰燈具,於是我把主意打到那個勁戰燈具上,跟朋友要來準備開始動工

勁戰燈具拿到之後,先檢視一下,發現燈座上方有焦黑

猜測是之前的車友拿來上高瓦燈泡導致

不過無所謂,因為這個只是試驗品

如果這次成功的話,等這組燈具不堪使用時,就是改新勁戰燈具的時候了~

想法有了,接著開始備料: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

本人手邊可以使用的工具相當的稀少,花了幾天前置時間到處詢價,準備購入工具

結果發現根本買不下手……(沒工作只好先以最少預算來頂著了…)

最後準備的工具、材料及花費如下

項目 數量 售價 備註
活動扳手 1 0 主要功臣,用來扳斷反射面不需要的部分
線鋸 1 0 次要功臣,用來鋸掉無法扳斷的部分
剉刀 3 0 沒有用的東西,磨了一下發現剉刀太細了,就放棄不用
吹風機 1 0 吹軟燈殼的防水膠用
中性填縫劑 1 70 黑色,接著用
資料夾
1 50 補強與防水罩製作的材料
勁戰反射面 1 0 朋友友情贊助
H4燈泡 1 140 菲利浦 60W/55W +30%亮度
H4插座 1 65 裝燈泡用
剪刀與絕緣膠帶 1 0 修改線組用
總計 325 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由於這次改裝的時間有限,因此過程我沒照下來

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網路搜尋我前面講的那個ATTILA改新勁戰反射面的文章

 

行動:前一晚已經先用吹風機將勁戰的燈具分離,過程不小心將其中一邊的耳朵折斷了 囧

   還好不是反射面,因此狠下心將另一邊也折斷

   剛好隔天回家的時候,兩顆燈泡也燒掉,因此就順手將車手前蓋跟大燈拆下帶回房間

第一步:將G4大燈分解,使用工具為吹風機、一字起子與雙手

    分解G4大燈的過程比分解勁戰大燈還難…

    主要是燈具較小,不好施力,不過經過漫長的抗戰,勝利還是站在正義的一方~

第二步:比對G4反射面跟透明燈罩,修改勁戰反射面,使用工具為活動扳手、線鋸與雙手

    因為工具本身的限制,所以在修改的過程中,有不小心造成反射面的裂痕 T^T

    不過還好電鍍沒有剝落,影響不大

    經過一番修改,終於將勁戰的反射面卡進透明燈罩裡

    模擬裝上車的樣子,確認不會平射

第三步:修改後面固定用燈罩,使用工具為填縫劑、資料夾與雙手

    將原本G4後面的黑色固定用燈罩修出一個洞以容納勁戰的反射面

    結果修過頭了XD 因此利用同為PP材質的資料夾與填縫劑把洞補起來

    也順便做了防水層

第四步:裝上燈泡與插座,使用工具為剪刀、絕緣膠帶與雙手

    將原本G4的大燈線組剪斷,接上H4線組

    再將燈泡裝上燈具裡,反向裝回,搞定收工~

 

 

心得:

測試組:勁戰反射面+60W/55W大燈

對照組:G4反射面+雙35W大燈(憑印象)

近燈:

  對照組是以大燈廠牌不同,會造成不同的效果

  在對照組上我用過東亞跟歐斯朗的燈泡,東亞的照出來較廣,類似光團,而歐斯朗則是像個箭頭,尖端朝前的樣子照在地上,忠實呈現G4燈具的形狀

  測試組近燈在地上的照射效果類似GTR AERO,是一個倒梯型,但是有斜15度的切線

  而測試組也因為有切線的關係,打鳥的程度遠低於對照組

  亮度、廣度跟對照組相比略輸,但平均亮度卻大勝,雙載切線還在汽車後照鏡之下

  燈罩溫度也比對照組來得低,之前摸是會燙手,現在也會燙,但還在可接受的程度

  近燈效果以測試組較優

遠燈:

  亮度跟光形則跟對照組差不多,但範圍較廣,開遠燈時,前程一片光明呀XD

  遠燈略勝對照組

 

 

現在就先來看看完成之後的照片吧~

P1000414.jpg

正面

P1000393.jpg

側面(可以看到反射面的邊邊沒有修得很好,因為懶了XD)

P1000403.jpg

更遠一點的側面,感覺好像就沒什麼差了

P1000397.jpg P1000400.jpg

PHILIPS燈泡

第二張圖的反射面缺了一角,那部分原本是舊勁戰預留可接小燈的地方,原廠將它封印起來

這次修改會修掉後面的鎖點,所以只好破壞封印,導致那邊有一個洞的存在

同時也更清楚看得到焦黑的部分

P1000412.jpg

大燈遠近不可調(因為都粘死了XD)

P1000404.jpg

斜視圖

P1000409.jp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這張站在前面照的

 

以上,光形等改天我再照來跟大家分享

謝謝收看,我們下次再會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很高興又到了小弟奉上照片的時候了~

而這次也很高興的請到機研車友幫忙做對照組

測試器具:

本人:雙整流g4*1、全新剛買的菲利浦60w/55w +30%亮度的h4大燈*1、勁戰反射面*1

ColdFYN車友:全車led未改雙整流g4*1、用了三年的60w/55w銀星之光*1、GP反射面*1

相機:不太會用的panasonic lx3*1(感謝老姐出借)

怠速設定:光圈F2.8、快門5秒

催油門(3~4000RPM):光圈2.8、快門1秒

在看照片之前,我要先強調

這次的照片是讓大家看看勁戰與GP的光形,實際亮度會因相機設定而與實際情況有誤差

首先先來個環境亮度(相機設定同怠速設定)

P1000205.jpg

 

 

首先是ColdFYN的怠速近燈

 

P1000216.jpg

ColdFYN的怠速遠燈

P1000221.jpg

 

接著是我的怠速近燈

P1000207.jpg

 

...那我的怠速遠燈咧??

我回來的時候一直找相機裡的檔案,發現都沒有

猜測可能是當場在刪照片的時候,手誤一起砍了Orz

 

 

 

 

剛剛看完怠速之後,接著就要看催油門了!

 

一樣先來的是ColdFYN的

P1000241.jpg

大家看到這邊可能會疑惑,為什麼催油門的感覺反而比怠速還暗?

我猜測應該是因為相機設定的關係,若是用怠速的設定來照催油門的亮度,情況就是一片慘白這樣…

實際上催油門變更亮是無誤的!

ColdFYN車友的遠燈

P1000246.jpg

 

 

然後是我的近燈

P1000235.jpg

我的遠燈

P1000240.jpg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以上照片皆為立中柱所照,實際上車會再遠一點

我(63KG)坐上車後,近燈的橫切線與斜切線的交會點,約距離8~9公尺

 

 

不免俗的我還是要再次強調

這次的照片是讓大家看看勁戰與GP的光形,實際亮度會因相機設定而與實際情況有誤差

 

 

 

 

再補上一張兩車合璧的照片(催油門+近燈)

P1000248.jpg

 

 

燈具K(kymco)Y(yamaha)軍,GP!勁戰!今晚你要哪一組? 都幾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x52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